村民口述历史 编村志抢救记忆
从元朝开始种花 因城市化进程 黄土岗村正在“消失”———
“现在村里三分之二的村民已经上楼,再过几年村委会也要变成城市社区。”京城花卉集散地花乡黄土岗村耗时两年编制的“村志”近日出炉,这部近30万字的花乡首部民间“村志”内近一半内容为村民“口述历史”,村民希望能抢救性记录下花乡发展史。
■1979年前历史
全靠“口述”回忆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花乡桥西北角的黄土岗村,见到这本厚达500页的精装“村志”。村志的主编徐瑞芳是退休村支书,在村里干了一辈子,她告诉记者编写村志的设想源于“村子”日渐消失,“村民陆续上楼,老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很多都不在村里住了,从元朝开始种花的黄土岗村再过几年估计就不复存在了。”
据介绍,由于村里的档案从1979年开始建立,此前黄土岗村的几百年发展史只能靠“回忆”。“村里从2007年开始成立编委会和顾问团启动村志编纂工作,村志的顾问平均年龄超过80岁,这些老人家凑在一起座谈超过30次。”徐瑞芳指着顾问名单上一个已经画上黑框的名字说,“这位老先生过去是花场的会计,‘村志’里提到的解放前花乡大大小小几十家花场字号,老板名字、籍贯,都记在老人的脑子里。”
■村民投稿
收集材料超过120万字
记者翻开这本“村志”发现,这部全部由村民自己编写的村志格式整齐规范,成书内容分为概述、大事记、自然、经济、政治、历史等9个部分,分6篇21章77节,全书582页。主编徐瑞芳告诉记者,“我们到图书馆、档案馆,参考县志等编写模式,分门别类进行撰写,全部是村民和村委会工作人员完成的。”
“一共收集了120万字的文史资料,包括本村现存档案资料、村内外人士的回忆和现存花乡乡志内容,同时还向村民征文,‘村志’成书中近三成为村民征文稿件采用后的内容。”记者注意到,这本“村志”内还保留了部分村民提供的“家书”、老照片。徐瑞芳指着一张1952年首家花卉农业合作社成立合影说,“这张照片里的20余位社员,现在还在世的只有5位,我们编村志就是为了让这些身边的历史能留存下来。”
■“村志”记录
小村曾有的“大作为”
“清朝乾隆皇帝到这儿写下了‘姹紫嫣红看夹道’的诗句,大太监李莲英到这里为慈禧买佛手,民国期间村里的私营花场就为张一元、吴裕泰等茶庄提供优质的茉莉花熏制茉莉花茶,为同仁堂、鹤年堂等大药店提供藿香、石斛等优质鲜药材。”记者翻看这本“村志”,里面除了介绍花卉种植的方式等内容,还有大量新鲜有趣的故事。徐瑞芳告诉记者,“老花匠从清代开始,几辈人和花打交道,里面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不仅仅是传说。”
记者了解到,3000本《黄土岗村志》的印刷全部由村办企业出资,本周起将逐户送到1000余户村民家中,“黄土岗这个横跨南四环、面积2.6平方公里的小村落,已经有花卉市场40余个,占地面积40多万平方米,年销售国内外名特优花卉1400多万盆,但是村民中很多人已经不再从事花卉行业,希望通过‘村志’让村里的后来人了解历史和过去。”
“解放前,花乡的各村术业有专攻,黄土岗村的上千亩茉莉花是当时京城百姓每天不离口的茉莉花茶原材料供应地。”在《黄土岗村志》中,今年已经六十多岁的卢均德在回忆文章中写出了当年黄土岗村的盛景,“京城张一元、吴裕泰等各大茶叶店都用黄土岗的茉莉花,每年产量上万斤。”
“在村子四周很远都能闻到花香,遇到刮风的时候,玉兰茉莉的芳香随风可以飘散两三里地。”据村志记载,当时村里的各家花农纷纷立起自家字号,茉莉花、玉兰花都直接被京城大茶庄订走,很多花农都在城里置了宅子,当时花农中有名的包括瑞轩记、聚成记、月荣记、仁合记等大字号,以茉莉花、玉兰花为主业,同时种中草药供应京城药铺。
据记载,解放后这里成立了京城首家花农合作社,合作社千亩茉莉园京城无二。当年还是小学生的徐宝群告诉记者,“放了学就去园子里摘花,摘一斤能挣一毛钱,那时候是笔小外快,后来‘文革’开始就不再种茉莉花了,‘千年古城觅花香,花香源自黄土岗’的盛景逐渐消失,直至改革开放后花匠才重拾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