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让村歌、村晚、村BV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强大助力! 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今天是: 2024年03月29日星期五

村歌,中国乡村音乐的宝库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21-12-27

在城镇化的大潮中,原生态的村落渐行渐远,中国农耕文化的乡音越来越弱,当人们张开嘴巴想为生活和土地留下点什么,他们却发现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旋律。

打开互联网,输入“中国乡村音乐”,没有词条注解,也没有相关的代表作,有的是各种美国乡村音乐的信息。中国乡村音乐去哪儿了?有着五千年农耕文明的泱泱大国,难道没有自己的乡村音乐?

千百年来,中国乡村音乐就像田园生活一样恬淡安静,散落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甚少有人去研究整理,以至到现在中国乡村音乐都没能像美国乡村音乐那样形成自己的概念和定义。

据《世本·下篇》记载,上古时代神农教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可视作中国乡村音乐的起源。 

而《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皆出自各地的民歌,内容多是对劳动、爱情的吟唱,可视作中国最早的乡村音乐。 

在随后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文赋中,中国乡村音乐,多见对“村歌”的记录。

比如,南宋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写道:“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南宋沈瀛在《念奴娇》中也有言“村歌社舞,为予倒尽千”。 

明代刘伯温在《题富好礼所畜村乐图》中更是直接写下了自己的“听后感”:“村歌社舞自真率,何用广乐张公侯。太平气象忽在眼,令我感怆涕泪流”。 

唐朝诗人白居易更是把村歌的乡村音乐形态描绘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跃然纸上“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村歌与社舞,客哂主人夸。但问乐不乐,岂在钟鼓多”。 

从这些诗词我们可以看出,村歌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乡村音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国乡村音乐其实就在村歌里,一直在我们身边。 

一个村,一首歌,一只笛子,一把二胡,一支唢呐,一群老少爷们,一堆姑娘媳妇,院坝谷畅,低吟浅唱,鼓乐齐鸣。

中国乡村音乐早就根植在村庄,奏响在村歌之中了。

为了留住歌声中的乡愁,发掘民间音乐艺术中的瑰宝,2009年,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农村社区小康建设委员会联合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以及一批音乐人、媒体人共同踏上了传承中国农耕文化,寻找中国乡村音乐的征程,全国村歌大赛由此产生。十多年来,全国村歌大赛一共收录、搜集整理村歌近万首,其中金曲、优秀村歌2000多首,村歌地域范围覆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乡村文化振兴,因为村歌,已经成为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玩得了的生动实践。

 村歌是有传承的农耕文化,村歌是中国的乡村音乐。村歌以中国乡村最小的细胞一个村的历史故事、文化底蕴、风土人情、景观特产为背景,采用中国乡村题材或元素进行创作,具有乡土气息、乡愁韵味的音乐作品,包括大部分传唱已久的民谣、民歌、符合乡村音乐范畴的流行歌曲以及新时代为反映中国乡村精神面貌而创作的音乐作品。打造村歌文化品牌,塑造中国乡村音乐概念,就是要提醒广大音乐爱好者和创作人,不要刻意用美国乡村音乐的曲风韵律以及美国人的口味来定义中国的乡村音乐。中国乡村音乐是反映中国乡村故事的音乐作品,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人乡愁的精神寄托。

我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村歌曲目数量可达千万,是中国乡村音乐的宝库。周作人对收集民歌曾有个说法:搜集歌谣的人不能多望报酬,只好当作他的嗜好或趣味的工作,孤独地独自进行,又或如打着小鼓收买古旧的人,从尘土中挑选出“鸡零狗碎”的物件,陈列在摊上,以供识货者之拣择——倘若卖不出去,便永久留在店头做做装饰也好。

或许打造村歌文化品牌、打造中国乡村音乐品牌的征程不会平坦。但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指引下,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久久为功,村歌文化,中国乡村音乐品牌,一定会大放异彩。

Copyright©2009-2022 xfwmw.com版权所有北京四维力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2466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