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听党话,牢记使命跟党走’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每个人都要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严于律己,自强不息,甘于奉献……”6月23日,在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普惠苑社区117幢一楼的“蔡三好”工作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家庭党史学习课正在进行。
蔡国明一家八口,包括他自己在内,共有5名共产党员,是典型的“党员之家”,蔡国明的父亲蔡友洪是无锡的一名老劳模,蔡国明的妻子蔡铮是一名退休交通执法人员,他的儿子蔡海威是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的一名基层工作者,儿媳缪铭霞则是夏港街道苏港路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人员。
自从2015年9月“蔡三好”工作室成立以来,几乎每个月,普惠苑社区党委书记蔡国明一家都会相聚在这里,上至蔡国明92岁的老父亲,下至他分别在读五年级和幼儿园的两个孙女都会参加,四世同堂围坐在一起,共学党史,给周围的党员们树立了良好的示范。
当天党史学习课的主讲人是92岁的无锡老劳模蔡友洪,他身着浅蓝色衬衫,胸前戴着鲜红的党徽。“我7岁时,就目睹了日军的烧杀抢掠,11岁那年还遭遇日军机枪扫射,身中数弹。旧政府很腐朽,旧中国饱受列强欺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救了中国,还通过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彻底翻身做了主人……”
今年12岁的蔡怡林正在读五年级,她最喜欢听太爷爷蔡友洪讲红色故事,打土豪分田地、游击队打鬼子、百万雄师过大江等都是她最喜欢听的。出生于“党员之家”,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蔡怡林从小就有了一颗火热的向党之心,最近,学校里面举办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活动,她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合唱团。
除了在课堂上共学党史以外,通过“蔡三好”工作室这个阵地,蔡国明一家的5名党员常常和其他社区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一起,与居民群众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交流,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
在普惠苑社区,住着很多原新沟村的安置村民,2020年9月上旬的一天,蔡国明一家正在学党史时,几位原新沟村的村民来到“蔡三好”工作室,希望蔡国明一家人帮忙协调,阻止新沟村村委会撤销,并声称如果不行,就要去街道、去市里上访。蔡友洪发挥老党员的作用,给村民们连续做了好几天思想工作。“村民们不希望村委会撤销,主要是怕福利会减少。”蔡国明说,为了让村民们放心,在他积极争取下,普惠苑社区很快将一些改善村民福利的项目提上日程,在父子俩的努力下,村民们的担忧没有了,一场矛盾纠纷也得到化解。
如今,在普惠苑社区,每当说起这个常常在“蔡三好”工作室里学党史,并为社区居民热心服务的“党员之家”,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