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让村歌、村晚、村BV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强大助力! 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今天是: 2024年04月19日星期五

中国文化——铁岭现象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2-7-10

三张文化名片

刚走进铁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邱立强就说:“走,带你们去个地方。”

5分钟后,车子停在一个广场前。

广场不大,内容不少,隔几步就是一个人物雕像。

一一看过来,都是些熟悉的面孔。曹雪芹、高鹗、端木蕻良、孙福明、陈跃玲、潘长江……邱立强告诉记者,这些人都是铁岭的名片。

市委宣传部部长宋彦鳞归纳说,铁岭文化有“三张名片”。

名片之一,铁岭是“红楼”文化之乡。曹雪芹的关外祖籍就是铁岭,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高鹗是铁岭人,著名的红学研究家端木蕻良也是地地道道的铁岭人。

名片之二,铁岭是体育冠军之乡。300万人口的城市走出过5位世界冠军、两位奥运冠军。

还有一张名片,是叫得最响亮、影响力也最大的———铁岭是小品艺术之乡。从铁岭走出了以赵本山、潘长江、范伟、李静、崔凯、张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小品、二人转演员和编导,他们以生动的艺术形式表现了风风火火的关东情。

说话间,我们的脚步在广场最东面的塑像前停下。

一顶钱广帽,一身粗布衣,一根拐杖,一把二胡,驼着背,弯着腰,不用看说明就知道,这是赵本山的塑像。

“现在天冷、天短,暖和的时候,‘本山’下面天天都聚着好多人,大伙就在这唱二人转,唱得可热闹了。”没让我们在现场看成二人转,邱立强觉得有些遗憾,又讲起一个朋友买房的故事。他的朋友在买房时看上了两个地方,一个在文化广场附近,另一个则是河边的水景景观房。斗争来,斗争去,最终他还是买了广场旁的房子,“为的就是天天吃完晚饭,散步到广场上听听二人转,要多舒坦有多舒坦。”

民间文化的感染力,浸润在百姓生活中,也体现在政府决策里。铁岭市委书记李文科曾在多个场合阐述这样的观点:“一个城市没有自然景观是它的遗憾;一个城市没有文化,是它的悲哀。”

在很多地方打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大旗后,铁岭则主张“文化搭台,文化唱戏”。在这座有着特殊民间文化资源的城市看来,文化不是一块垫脚石,而是一种支撑自身发展的内动力。

于是———

铁岭国际民间艺术节热热闹闹地办起来了;广场演出火起来了;中国曲艺节也被吸引了,特意把分会场设在了这里;……铁岭市委宣传部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些数字:20055月到10月,在这5个月内,只有300万人口的铁岭,就组织了广场演出124场,有410多家单位参加,共有100多万人次观看。

在这个小城市中,二人转、小品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文艺形式,已经不知不觉地融入老百姓的血液中。它们为城市生产快乐,也成为了城市的名片。铁岭人到别的城市出差或旅游,只要一报自己是从铁岭来的,十有八九人家就说了,铁岭来的,得给演个小品、唱段二人转啊……

三句话不离“二人转”

在赵本山的参与和支持下,铁岭市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名声越来越响。艺术节的吉祥物是一个身着秧歌服,耳戴人参花,手持彩扇和手绢在表演的梅花鹿。铁岭人给这个梅花鹿起名叫“畅畅”,有顺畅、通畅的美好含义,同时还是“唱唱”的谐音。

唱的内容,自然是让铁岭人如痴如醉的二人转。

从前听人说,在铁岭人的饭桌上,不到三句话就会绕到赵本山、二人转上。本以为是种夸张的说法,没想到,大家一入座就直奔主题词。

直爽的铁岭人更是想唱就唱。铁岭人民广播电台艺术总监郭洗风听说我们想听二人转,就即兴来了一段。透着一股喜悦、透着一股俏皮,哼哼啊啊的小调传递的快乐,弥漫在空气中。

郭洗风的名片上,头衔很特别———“小品创作·晚会撰稿”,几年前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表演的小品《三鞭子》,就是他参与创作的。郭洗风一个劲地强调,他的二人转唱得很业余,但要写出好的东北小品,还必须要懂二人转,东北小品也是从二人转的“说口”发展而来的。

在铁岭,二人转一直活跃在民间,活跃在田间。无论是结婚,还是孩子办满月酒,或是出丧,都少不了请二人转演员唱一唱。逢年过节,剧团里的二人转演员就特别“吃香”,从正月初二开始就“南征北战”,往往这个村还没演完,就又有好几个村来“抢”。

当《刘老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不仅田间地头的二人转扭得更欢了,专业二人转剧场前也门庭若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沈阳、哈尔滨、上海、长春、天津,一路高歌,成为传播东北文化、铁岭文化的一扇扇窗口。

沈阳“刘老根”大舞台的前身是沈阳大舞台,从前很少有演出,生意萧条。2003年,赵本山承包了大舞台,打出了“刘老根”的旗号,冷清多年的剧院,从此火了起来。记者在售票处前看到,买票的人络绎不绝,门票从20元到100元不等,包厢票价最高的要500元,相对于当地人收入,这个票价不算低,但是,“600个座位,几乎每天都有八成以上的上座率,过年的时候得提前十多天才能买到票”,负责“刘老根”大舞台经营的辽宁民间艺术团党委书记田立冬自豪地对记者说。

走进“刘老根”大舞台,感受的是火辣辣的东北风。

台上,赵本山的徒弟们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翻跟头、倒立、说、舞、逗、唱、绝,二人转里十八般武艺悉数登场。

台下,掌声、笑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有的观众乐得直不起腰,有的索性站起来,边拍巴掌边跺脚。

扭着,舞着,说着,唱着,土得掉渣,却又那么顺耳,不知不觉快三个小时就过去了。

人们笑的神经,在这里痛痛快快地被触动。

走出剧场,发现在不远的中街上,立着一块大广告牌,“‘刘老根’大舞台欢迎您”几个大字旁,照片上的赵本山微笑着伸出双臂。田立冬告诉记者,这个广告牌的主人不是赵本山,而是旅游局,到“刘老根”大舞台听二人转,已经与看冰雕、逛沈阳故宫一道,成了外地人到沈阳的重点旅游项目。
一种生活造就一种文化

“出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是什么让铁岭这块土地,萌发出如此众多的快乐的种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催生一方独特的文化。东北的冬天长,没有冬季作物,从10月份到来年4月,农民都没活干。铁岭全市300万人口,820万亩耕地,地广人稀,农民吃饱穿暖没有太大问题,所以冬天大家也不出去找活干,就窝在家里“猫冬儿”。白天没事情做,常常弄个火盆,在土炕上盘着腿围坐一圈,唱二人转,讲故事,说笑话。你一句我一句,互相逗乐。

二人转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在铁岭人眼中,二人转能解除劳作的疲乏。到铁岭开荒的老一辈人讲,闯关东刚到铁岭时,大伙每天都要开垦很长很长的垅,干累了,就轮番讲笑话、唱传统戏。时间长了就约定好,你给我讲个笑话,我帮你铲半条垅。有的生产队队长抓住大伙爱听笑话、爱听二人转的心理,就把大家召集到一起,他给讲笑话,讲到关键地方,戛然而止,不往下讲了,“再去铲一条垅,铲完再讲”。

时间长了,基本上人人都能说几段笑话,哼上两句二人转,有人说,二人转是小伙子在山上随手就能抓到的“开心果”,是老汉在田边张嘴就能哼哼上来的快乐调,是大婶子脱口而出的农家嗑儿,是小丫头在场院上撒欢儿扭起来的浪身段儿。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东北人制造快乐,用快乐消融苦难,用快乐牵引生活。“只要有个鸡下蛋的地方,就能唱二人转”,三百多年来,“二人转”就像一朵朴素的野花,在铁岭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上绽放,它吸吮的是民间文化质朴的营养。“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虽然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曲调,没有考究的服装和道具,没有豪华的舞台和背景,但简单、原始、热烈的民间艺术,就这样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一种生活造就一种文化,一种文化规范一种生活。欢快喜悦的二人转,又哺育了铁岭人直率、奔放、热情、幽默的性格。“你看了二人转其实就了解整个大东北了。它天生的幽默,天生的那种直来直去。这种幽默方式跟这块土地有关系。”从铁岭走出来的赵本山,一直记得自己艺术的根在哪里。

充满文化热情的土壤,造就出一个个充满文化热情的人。如今,作为铁岭的形象大使,除了给铁岭贴了个“大城市”的标签,赵本山还不放过任何宣传家乡的机会,在制作《马大帅》片尾时,他一再提醒工作人员,别忘了在字幕里打上“鸣谢铁岭市人民政府”的字样。

 

Copyright©2009-2022 xfwmw.com版权所有北京四维力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2466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