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届江阴市红豆文化旅游节开幕...
- 全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 全文 ||2022年中央一号文...
- 江苏南通:智慧农业织靓“菜篮子...
- 江阴市顾山镇:“红豆故里”邀您...
- 全文||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
- 梅州梅江玉水村:“民心路”也是...
- 贵州黔南州全面打好少数民族脱贫...
- 到年底 我国绝对贫困将成过去
-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
- 记住这些粮食节约的金句
- 战“役”不误农事,春耕不违农时
-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 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
- “三农工作队伍” 2019年度...
- 《听党话 跟党走——蔡友洪传》...
- 以文明乡风促乡村振兴
-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提升农民...
- 最美“三农”工作员推荐、遴选
- 江苏省江阴市祝塘镇举办接续“炎...
贵州黔南州全面打好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战 绣出美好新生活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开在刺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伴着一曲《好花红》,60岁的水族妇女潘萧,正娴熟地将马尾用丝线包裹,搓成线状,再用大针穿好,赶制马尾绣。
尽管工艺繁琐,过程复杂,但对老人家而言,再是熟悉不过。“每个水族妇女都会马尾绣,现在进了城,政府鼓励我们继续绣,这门手艺不能丢!”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还抓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各族人民共同唱响民族团结“好花红”。
把手艺做成生意
潘萧是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由于人多地少,交通闭塞,在老家几乎是靠天吃饭,贫困成了绕不开的坎儿。2018年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下,她举家搬迁到中和镇雪花湖社区,成了新市民。
“以前闲下来,总会做点马尾绣,除了家里用,还能在赶场的时候挣点零花钱。”刚搬出大山,潘萧一度很焦虑,不知道家乡的马尾绣还能不能传下去,“这是水族的瑰宝,有它就有家。”
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是第一步,关键是如何稳得住、能致富。马尾绣是一种以马尾作原材料的特殊刺绣技艺,在水族妇女中世代传承。
“搬迁之前我们就开始谋划,也想了不少招儿。”社区负责人韦孟佩也是水族人,她深知马尾绣是水族搬迁群众共同的情结,必须传承和保护好。
韦孟佩介绍,随着群众的陆续入住,社区开始引入马尾绣制作企业,既传承了这门非遗技艺,又让群众从中受益。
“现在只要有空,就到附近的企业拿绣片,回家绣,绣完了还有钱赚,大伙可喜欢做咧。”如今,潘萧时常会跟几个邻居搭伙绣,几乎跟老家没啥区别,“真要说有啥不一样,就是环境好,日子越来越好了。”
目前,整个社区有1500多名绣娘,几乎家家都做马尾绣。“企业会根据绣片图案的大小、复杂程度、质量等支付工钱。”据统计,如今社区里的马尾绣制作企业已有14家,前不久社区还成立了马尾绣协会,组织带动广大群众绣出更美好的生活。
地处黔桂交界的黔南州少数民族超过40个,占当地人口总数的近六成。在脱贫攻坚中,黔南州注重将少数民族文化与产业、就业等融合,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搬迁群众增收致富。
从田间走进车间
拿惯了锄头的覃想燕,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朝九晚五地上起班。
家住三都县周覃镇拉近村的覃想燕是布依族人,2019年以前,一家人守着两亩地过活,“那时候特羡慕有份工作的,也想过出去打工,但孩子正在念书,出远门实在放心不下,只能靠丈夫打零工维持着。”
2019年,听说邻村的一家香菇企业正在招工,覃想燕直接跑去报了名,“一直盼着能在家门口上班,好不容易等到机会,无论如何也得抓住。”她顺利地成为企业的一员,第二天便来园区报到。
“除了种香菇,企业还做菌棒加工,供应周边乡镇30多个合作社,带动群众一起发展产业。”企业负责人陈金棒之前一直做木材加工生意,到了2013年,决定转型做菌棒。在政府的帮助下,他接连建起了育苗大棚、菌棒加工车间,还在周边流转土地种植菌材林,形成较为完整的香菇产业链。
目前,该企业共有员工51人,27人是贫困户。他们大多数都跟覃想燕一样,摘菌子、做菌棒等,“刚来那几天,一直有专人培训,几天就学会了。”
在陈金棒看来,最重要的是能覆盖更多贫困户,带动他们增收,“截至目前已经供应了180多万棒,还有50多万棒的订单等着交货。这就像撒下种子一样,香菇产业开始在周边生根发芽。”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让一个民族掉队,黔南州通过抓产业扩就业促增收。全州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发展茶叶、刺梨、食用菌等12个特色主导产业。同时培育新型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全州农业龙头企业7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230个,带动38.4万户农户就业。
让农民变成市民
出门忘带钥匙,找不到回家的路,不会坐公交……位于惠水县经济开发核心区的新民社区,是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6年,王明玉一家成为第一批搬迁入住的新市民,由于习惯了老家苗寨的生活,刚来的时候有些难以适应。
“以前都说苗族话,现在也得说普通话。刚来那会怕跟人说话,一直窝在家里不敢出门。”很难想象,一段时间之后,眼前这个苗族妇女也能用普通话交流。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贵州根据实际实施以城镇化安置为主,而随着城镇化发展,也有不少居住在郊区、村寨的群众进了城。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融入城镇过程中遇到的困扰,惠水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动上门,持续开展帮搬迁、帮融入、帮就业、帮解困等服务,提升搬迁社区民族工作水平,加快少数民族搬迁群众融入社区生活的步伐。
“我们在各个搬迁社区建立民族工作服务站,听取各民族群众的诉求,同时开展治安巡逻、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等活动。”惠水县民宗局局长吴咏梅介绍,社区还成立新市民夜校,组织群众学习传统手工艺技能,“还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群众组建社区芦笙队、八音座唱队、山歌协会等,帮助他们安心融入新生活。”
困难得到化解,融入更加顺畅。如今的王明玉,除了在社区找到了工作,还加入了山歌协会,每逢“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节庆,她也会鼓起勇气,为大伙儿高歌一曲。
“不仅要让少数民族群众搬出来,还得帮助他们安心生活,全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因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吴咏梅表示。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黔南州共建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8个,建设安置住房62025套,搬迁24.7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9.99万人。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17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