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让村歌、村晚、村BV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强大助力! 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今天是: 2024年12月22日星期日

乡风文明论坛发言之三:文化引领促和谐 创优争先树标杆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2-7-11

——大陈乡大陈村书记汪衍

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是浙江省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支部书记汪衍君。大陈村现有3个自然村,455户,1293人,8个村民小组,63名党员,48名村民代表,11名退职干部。2005年,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的领导下,以“文化大陈、幸福乡村”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下面,我就大陈村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2005年,我第一次走上村支部书记的工作岗位,当时的大陈村,情况十分复杂,我把它归结为三多:一是邻里纠纷多,老百姓常为一些家长里短纠缠不休。二是治安案件多,盗窃、打架、赌博事件时有发生。三是垃圾多,村民缺乏基本的卫生观念,屋里屋外一样脏乱差。

也是在那时,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我面前的,一边是基础条件极为落后的村容村貌和急需转变的村风民风,一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机遇,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村里的基本面貌,又跟得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现实课题。

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我们认为,大陈村的特色在于文化资源,大陈村要发展,必须立足村情,紧紧依靠大陈的文化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大陈村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一是以建设和谐文化增强班子战斗力。要建设和谐农村,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班子。村党支部如果能起到战斗堡垒先锋模范这两个作用,那么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才真正有希望得到落实。在建设和谐班子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抓四稳:

1、班子要稳定。要想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局面。首先,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班子,培养一个团结、精干、创新的班子,是决定大陈村出路的关键。两届(6年)以来,精心、团结完成了投资109万元的汪氏宗祠修缮项目,投资80多万元完成了3公里的通村公路,安装了37盏路灯,植树造林500多亩,8万多株各类树木。修缮了3000多平方米的古民居,清理了650的排污沟渠。20103月成功创建了中国幸福乡村。各个项目的立项、实施都验收通过,都留下了两委班子干部的汗水与足迹,。

2、党员要稳定。党员是村民心中的典范,党员的形象直接影响村子的发展和稳定。支部牢牢抓住党员队伍素质培训工作,从政治、思想、行动着手,不断加强学习,教育党员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带动创先争优。几年来,村里的各项项目实施过程中,党员的先锋作用就彰显了威力。此外我们还开展了1+7活动,即一个党员联系7户村民,党员的创优争先活力,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使党员与群众密切联系,同时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民情、民心、民向的信息网,从而推动了村庄各方面建设。

3、村民要稳定。村民要稳定,关键是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作用。村民小组长与支部形成四个统一,即“统一理念、统一宣传、统一步伐、统一做事”,引导村民小组实现四多,即“多团结先进村民网络,多了解村民民情,多关心弱势群体,多解决邻里之间的纠纷”,两届以来,共解决了民事纠纷300多起,实现了五年信访不出村。

二是以保护传统文化凝聚民心。大陈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村内古村落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涤荡,依然古风浓郁,古韵悠扬。为保护好这批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新的两委班子成立后,马上制订了保护规划,制止了一些文化遗产继续遭受破坏。同时,主动出击,积极联络和配合有关部门,争取将一批古建筑纳入文保对象。于2007年,国家投资110万对汪氏宗祠进行修缮。2010江山市政府已决定投资1400万元开发大陈。之前做好的规划为这次项目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大陈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是弘扬文化提升民俗。每年的农历十月初十,是大陈村沿袭数百年的“老佛节”。这是一个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民间秋收后庆丰收祭拜天地神天的仪式。2005年,我们举办 “老佛节”移风易俗,与时俱进,正式冠名“首届麻糍文化节”,将过节的重点从吃吃喝喝中转移到文化活动上来,并在活动上对“好媳妇”“好婆婆”“卫生绿化示范户”“文明和谐家庭”进行表彰奖励。传统的丰收节庆被重新包装后,赋予了崭新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受到村民和各界朋友的认可和赞许。如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并且一届比一届办得好。2009年,由曾任我市副市长的何蔚萍女士,作曲家陈宏君谱曲,创作了大陈村村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从那时起,两首村歌在村民之间开始传唱,如今,我们村人人都会唱村歌,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还让村民在这些文化活动中认识到新农村建设需要自己的参与。村歌、麻糍节已经成为大陈农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大陈的村歌文化,也成了大陈村的一张响镗镗的金名片。事实证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是老百姓所希望和渴求的。为打好文化牌,我们有意识地将之系列化,规范化。现在我们创建了江山市首个村级老年大学,成立了威风锣鼓队、腰鼓队、排舞队、以及一百多人的村歌合唱团,建立了汪氏宗亲网,文化活动,层出不穷。

四是以发展新农文化转变民风。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大陈村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随着汪氏宗祠修缮工作的完成和大陈麻糍文化节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到大陈村参观学习的领导、宾朋和同行也多了起来。如何让嘉宾来看了之后有好的印象,没有差的坏的印象,这一问题又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我们大陈人民认为,现在大陈村有影响了,走动的人多了,刚有了点面子,决不能丢了这个面子。这个面子就是卫生工作。抓好村卫生工作,符合大陈妇女的“脸面、灶面、地面”传统“三洁观”,也符合“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抓卫生工作,不能走过场,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大陈的形象,也不能照搬人家的老套路,因为全市还没有一个村能够在工作抓手和效果上树得起典型。所以,我们认为,要抓,就抓出名堂来,抓出效果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落实了三个抓手:一是公示制度。每周一评比,由村里派出检查人员,对每家每户的卫生进行打分,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张榜公布,让老百姓有个对比,让老百姓在无形中产生荣辱观。公布之后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小学生、初中生看了之后,会互相比较,会回家督促家长搞好家里卫生。二是卫生包干划分制度。家里卫生,房前屋后卫生由村民自己搞,一些公共道路和公共场合的卫生发动班子成员义务劳动,并配以专职清洁员。这样一来,村里的主要干道和整村村民家居卫生工作都有了保障。三是表彰制度。对卫生工作突出的家庭,在每年的麻糍文化节上进行表彰,让一些先进的老百姓觉得面上有光。村里卫生搞上去之后,我们又鼓励村民在自家小院里种些花花草草,提升庭园绿化,在村康庄路上种树栽花,装上路灯,初步实现“洁化、绿化、美化、亮化”四化。

五是突出“促四发”,发展经济强实力

1、促进发展村集体经济。盘活经济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保障村庄建设的后盾,把村采石场对外引资招标,使原来只有0.5万元的承包款提升到了每年6万。建造了一万两千平方米的养鸡场,租给农户养鸡,促进集体与农户双赢,荒山、水塘统一进行了重组重租,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了近24万元。

2、促进村民经济发展。年年不断鼓励农民参加农民工培训,提升村民就业率,培训了600多人劳动力,455名剩余劳动力流转,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引进服装厂一个,使在家妇女有工作,每月最多能有2000余元的收入。

3、促进生产经济发展。大陈面是大陈村的祖传工艺,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国家队食品安全的要求,结合小型食品加工业提升,我把家庭作坊的面条加工进行大重组,实行股份企业,成立了江山市大陈长春食品有限公司,并建造三千多平方的标准厂房,顺利的通过国家食品生产的QS认证,现已进行试生产。通过这个食品有限公司,可以打造更多有机蔬菜面条及药理面条,既提供了90人的就业岗位,同时使大陈面的品牌能够做大做强。

4、促进文化产业经济。音乐有着独特的教化作用,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精神需求也会提升。通过唱响村歌、唱红村歌,既提高了中国幸福乡村大陈村的品牌效益,也能带动大陈的人气,有了人气就带动大陈农家乐等一系列第三产业经济发展。

勤劳智慧的大陈人民,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在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陈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离不开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友好人士的帮助和支持,我们衷心希望能得到在座各位一如继往的关心和支持,帮我们出出点子,帮我们宣传宣传,帮我们造造声势,共同创造社会主义新大陈。因为大陈村不仅属于大陈人民,也属于在座各位和全江山人民。谢谢大家!

Copyright©2009-2022 xfwmw.com版权所有北京四维力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2466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