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马厩
选送单位:浙江省平湖市文化馆
参赛单位:浙江省平湖市曹桥街道马厩村
作词:戴旭锋
作曲:姜枫
简介:马厩之始
据《平湖县志》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曾受命寻猎来到吴地,古称“大易”。相传为齐景公驻军养马之所,古称“马厩”。齐景公代天子南巡狩,遵循先王之道,重稼耕,恤百姓,当时来到此地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所以深得口碑。后人为纪念他,就在他的“蓄马之地”造庙祭祀,建造起齐景公大王庙,简称“马厩庙”。随着马厩庙香火不断地旺盛,集镇也因此繁荣起来。后因马厩庙集镇的发展需要,为解决两岸交通不便的问题,相传五老佛敲素三年募资建造“马厩庙大桥”,马厩庙集镇也以此而得名。马厩庙既是庙名,也是对马厩庙集镇的称谓,而“马厩村”村名也由此而来,因村驻地马厩庙集镇,故名“马厩村”。马厩历史悠久,曾一度成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重地,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各类地名与马厩独特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厩庙集镇、马厩大王庙和高大雄伟、桥姿优美的三孔石拱马厩庙大桥、马厩大坟山遗址等给现在的马厩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蕴含。

历史文化

马厩历史悠久,地名文化源源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色。马厩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众多名胜古迹保留了难得的民族文化遗产,从而形成了马厩灿烂的地名文化。约3500年前,有先民在马厩繁衍生息。他们狩猎和生产的工具为经磨制的石器,盛物器皿为陶器。春秋时,马厩地属越国武原乡地,后属吴,复属越,又属楚,秦统一全国后属会稽郡海盐县,两汉时(公元前202—公元129年)属吴郡海盐县。马厩最早称马厩里。唐宋元时,属海盐县武原乡。明宣德五年(1430年),属平湖县武原乡。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属平湖县齐景乡。清代,属平湖县大易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平湖县乍浦区赵顾乡(抗战时部分区域属平湖县骑莲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2月属平湖县南顾乡。现在的马厩村,解放初属马厩乡马厩、堰西、费家、沈家、陶家、黄水、吴会7个行政村;1954年开始组建堰西等7个初级社;1956年合并为家丰、马厩2个高级社,11月合并为马家高级社;1958年10月成立公社时,与戴家高级社合并为跃进大队;1959年10月分建为马厩、戴家2个大队,本辖区为马厩大队;1967年5月更名为革命大队;1978年9月复名马厩大队;1983年12月建为马厩村;2000年11月戴家村并入。马厩村地处曹桥街道南部,东邻百寿村、当湖街道通界村、黄家浜村,南接海盐县西塘桥街道大宁村,西连野马村,北临严家门村,驻地沈家浜128号,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3.5千米。区域面积5.4平方千米,1076 户、4096人,下辖23个村民小组,有居民点36个。耕地面积6185亩,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兼种葡萄、西瓜、蘑菇、蔬菜等。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乍嘉苏高速公路、金黄路贯穿而过。辖区内有行知小学马厩分部、马厩幼儿园、澳多奇农庄等单位。马厩村又是区域立体交通的交汇中心,东距上海89千米,西离杭州92千米,北至苏州109千米,基本实现了与周边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

赛艇小镇

赛艇小镇坐落于平湖市曹桥街道马厩村,地处嘉兴、平湖、海盐三地交汇之处,距离嘉兴市区30km、平湖市区6km,基础设施完善,陆路交通便利。赛艇小镇主要以“水上马厩,桨上漫游”为主题,科学布局小镇功能区域。采用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着力打造感受专业运动的大众体验运动,着力打造具有国际范、江南韵、活力劲、田园风的未来小镇。赛艇小镇是嘉兴市唯一以赛艇为概念的“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基地,按照国际标准配备有赛艇航道、专业艇库、标准化水上码头等一流基础设施,同步建设有旅游民宿、花海景观、观光步行街和全民健身场馆等文娱配套设施。作为长三角水上运动的聚集地,小镇通过携手国内知名水上运动选手、赛艇俱乐部积极开展大众赛艇体验、专业培训和赛事活动,深受江浙沪地区游客的喜爱和欢迎。去年9月,首届长三角赛艇邀请赛就在小镇热力开赛,未来也将每年围绕赛艇运动,面向大众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赛事和节日活动。小镇所在地马厩村更是吴越地区少有的春秋文化重镇,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省级文保单位马厩庙大桥,市级文保单位马厩遗址、大坟山墓等均位于此地,也是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马灯的发源地以及曹桥本土“桥文化”“马文化”历史的核心展示区。近年来,马厩古镇已先后荣获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第一批传统村落、浙江省美丽乡村精品村、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书法村等荣誉和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