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让村歌、村晚、村BV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强大助力! 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今天是: 2024年03月29日星期五

福建新农村文化建设:从"三下乡"到"常在乡"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0-2-26
来源:福建日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在此情况下,福建省宣传文化部门闻风而动,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先进文化送下乡,活跃农村文化,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福建省文化下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新机制新做法层出不穷,实现了先进文化从三下乡到常下乡、常在乡。三明市的主题教育下乡、文艺演出下乡、广播直播下乡、电影放映下乡、图书服务下乡,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内涵。莆田市巧借在乡村各个角落常年演得热火朝天的莆仙戏,搭载现代文明小戏,让古色古香的莆仙戏唱响中华传统美德,唱出了时代新风尚,将文化下乡由短期变为常年,由几队变为百团,由数场变为万场。省艺术馆以“关注农村、关注贫困、关注教育”的社会视角,组织实施“艺术扶贫工程”,5年间全省各级文化馆坚持不懈,定时、定点、定员深入偏远山区小学,为贫困儿童开展艺术启蒙教育,创立了文化下乡新机制……

    “送文化”不如“种文化”、“养文化”,农民群众戏称,要变“文化下乡”为“乡下文化”。许多基层文化单位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因地制宜,发扬优势,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延伸文化服务领域,开辟文化宣传阵地,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添砖加瓦。2007年,南安市推出了“文化低保”工程,对有文化意愿而没有条件参加或有经济条件但无高品位文化生活追求的文化弱势群体进行有效帮扶,拥有一份常年性适合读物、拥有一件基本的视听设备、掌握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每月参加一次文化娱乐活动、每月观看一场电影、每季度看一场戏,这样实在的最低文化保障,让当地群众既鼓“钱袋”又富“脑袋”。新时期“文化下乡”的重点是“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展乡土文化事业”,2006年,福建省率先启动了村级文化协管员工作机制。目前,14771名文化协管员已经成为福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舞者”,在他们的引领下,福建省的农村文化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提高的新路子。

    艺术扶贫工程播下艺术种子     

    不久前,福建“艺术扶贫工程”获得了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走过5年历程的“艺术扶贫工程”已经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创举。

    2004年初,新上任的福建省艺术馆馆长吴志跃带领有关人员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全省有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学,美育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孩子从未接触过美术、音乐和舞蹈。 这一切,让吴志跃深感责任重大。

    调研回来后,省艺术馆尝试性地采取自愿报名的办法,号召怀技在身的中、高级专业人员,定时、定点、定员深入距城区50多公里的闽侯县贫困山村3所小学,开设美术、音乐、舞蹈、写作等兴趣班,免费为山区的儿童开展艺术启蒙教育。

    2005年4月,经过了一年时间的探索实践,福建省艺术馆向全省发出艺术扶贫的倡议,得到了全省各地文化馆的积极响应,并把这项活动定义为“艺术扶贫工程”。让怀艺在身的艺术专业人员定期为全省贫困地区的学生上门提供免费的艺术辅导,既满足贫困山区孩子对艺术的渴求,也拓展了农村群众文化服务的新途径。

    在省艺术馆馆长办公室里,挂着一张很大的福建省地图,凡是“艺术扶贫工程”已经延伸到的地方,都用红色的记号标明。吴志跃说,他每天上班都要看这张图,看看还有哪些空白之处。 随着“艺术扶贫工程”的拓展,帮扶对象也不断延伸,既有地处偏远的山区小学、海岛小学和少数民族小学,也有外来工子弟学校、特教学校、三峡移民小学和藏族班等。扶贫的科目也不断增加,除美术、音乐、舞蹈和写作课程外,还设置了剪纸、版画、秧歌、腰鼓等民间艺术教育项目。 艺术扶贫的成效显著,受训孩子的文化艺术素养得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更足了。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不少的艺术苗子被发现,并从此走上了艺术的道路。

    如今,通过5年时间的不懈努力,“艺术扶贫工程”已结出了累累硕果:全省各级文化馆挂钩213所偏远小学,定时、定点、定员深入乡村为贫困地区学生免费提供艺术辅导,受训学生达20万人次。成为全省文化馆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影响深远的公益文化服务行动。“艺术扶贫工程”收到了孩子、家长、学校、政府、社会“五满意”的效果。

    一边是农村艺术教育的贫瘠之地,一边是文化馆(艺术馆)系统大量闲置的艺术人才。从这个角度看,“艺术扶贫工程”可以比喻为一项“引水工程”,其合理性,在于盘活了“闲置资源”,从精神文化的层面缩小了城乡差距。关注农村、关注贫困,关注教育与文化的公平,这是时代的要求。而福建“艺术扶贫工程”这一创举,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给全社会带来了深层次的启发。(记者 何光锐)

    文化协管员领跑农村文化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文化需求趋向多元,但在农村,缺少组织者和引导者,缺少公开畅达的交流平台和文化场所。2006年,我省率先建立并启动了村级文化协管员工作机制,这在全国是一个创举。经过3年多的发展,目前14771名文化协管员已经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领舞者”。这些农村文化骨干就像是一粒粒鲜活的种子,一个文体骨干就能带动一批爱好者,而这些爱好者又能带动周围群众,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体。

    省委、省政府对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根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基层)文艺骨干(包括文化协管员)的培训力度”的要求,省文化厅将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列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基础性工程,组织20多期村级文化协管员培训班,厅长宋闽旺亲自授课,讲解文化政策,现场解答问题。2006年以来,全省有70多个市、县(市、区)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了200多期规模不一、层次不同的文化协管员培训班,共培训村级文化协管员15610人次。

    南平市延平区大横镇18个村的文化协管员成了农村文化舞台的“领舞人”,村俱乐部有专人管理,杂志、报刊有人更换,电影下乡有人协助。元旦、春节、元宵、“五一”、国庆带动村民举办了各种娱乐和民俗活动。前年,博爱村开展了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红十字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农民运动会,全村13个村民小组300多农民选手参加了圣火传递、拔河、掰手腕、挑担接力等趣味体育活动比赛。

    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文化协管员黄国英,擅长书画、熟悉音乐,其所在的西天尾镇建立了南少林书画院、民间绘画基地、裕昆堂教育基金会、妈祖书堂、民间乐队。莆田市荔城区一些颇有造诣的九鲤灯舞、十音艺人,或年事已高,或退出表演舞台,九鲤灯舞、惠洋十音发展举步维艰。在地方文化部门推动下,当地文化协管员成为这两个独具民族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品种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邵武市依托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协管员力量,大力开展文化精品村建设。每建一个精品村俱乐部,市财政拨款10万元,挂点单位出资5万元,乡镇出资5万元,合计20万元用于村文化俱乐部建设。俱乐部室内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设有图书阅览室、电教室、电脑室、棋牌室、文体活动室。室外建有一个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和一条全民健身路径,一个宣传栏,一套“四榜”(成才榜、能人榜、好样榜、功德榜)栏。

    目前,我省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结构看,大多数年龄在25—50岁之间,学历大都在初中或职高以上,有近三分之一的文化协管员由村两委或主干兼任,他们完全可以担负起新农村文化建设领跑者的角色。村级文化协管员建设,推动农村文化走上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提高的新路子。(记者 李艳)

Copyright©2009-2022 xfwmw.com版权所有北京四维力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2466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