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让村歌、村晚、村BV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强大助力! 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今天是: 2024年04月19日星期五

从社会文化视角关注东亚区域合作正当其时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14-4-1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胡言午)“建立东亚共同体,东亚各国要创造并扩展决策机制,这些机制能促进人员流动、劳动力交换和科技沟通。”315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2014年中日韩学术论坛上,韩国统一研究院教授崔春钦认为,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行动诉诸社会文化领域,能够淡化冷战阴影,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建立。

  会议以“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东亚区域合作”为主题,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30余位学者立足社会历史和文化视角,对东亚区域合作问题进行了讨论。

  东亚共同体建设需要公众参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地区机制迅速发展,在内容上涉及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领域。“亚洲地区机制的繁杂在很大程度上是亚洲地区现实情境的写照。”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副教授王联合提到,一些地区机制由于既缺乏权威性,也没有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的能力,只不过是个“清谈会”。

  他认为,东亚共同体建设需要公众参与以弥补社会认同和规范性联系的缺失,亚洲有意识的和持续的地区认同实际上来自于草根区域化的动力。草根驱动者,如私人企业借助草根合作组织和行动主义,已经在制造业、贸易和投资方面建立了跨国联系。

  日本九州大学法学系教授李弘杓认为,在经济、历史、社会等各方面,东亚与欧洲都有所不同。有学者认为把合作重心放在经济贸易上,更容易在东亚形成多边合作机制,达到双赢局面。但这是基于国家外交政策的考虑,没有考虑到国内的情况和企业的需求。

  寻找“共同文化身份感”

  “目前,东亚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取得丰硕成果,政治制度方面也逐渐建立起了10+3、东亚峰会等各种机制,但文化上的认同和政治上的信赖缺乏基础,面临很多挑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包霞琴分析,在东亚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经过改造与弘扬的儒家文化将再次凸显其独特价值。

  “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和而不同’或许能够成为未来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准则。”包霞琴说,由于历史道路的不同,各国已形成鲜明的个性,要在尊重各自个性的基础上,不断交流、寻找“和”、“同”,从而实现多元共享。在实现路径上,需要更多地接触他国文化,找到“共同文化身份感”,改变强调与他国差异的各国文化认同。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武心波强调,文化向来是国家间关系中最柔韧又最有穿透力的成分,中、日、韩三国有着丰富的亲缘、地缘、业缘、物缘等“缘”文化资源。三国应以“缘”为纽带,积极培育“东亚价值”,引领地区文化的塑造和传播,深化中日韩人文交流。

  形成机制促进多边交流

  谈到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具体举措,崔春钦建议,在中、日、韩三国间建立海底隧道,以便建立更为亲密的地缘关系。“地缘要素对于东亚共同体的建立很关键。”他进一步解释说,中日韩三国由于不接壤,很难形成“亲密”的心态,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地缘”概念。建成海底隧道,更方便劳动力市场、人员和技术的流通,减少三国在政治领域的冲突和分歧。

  他还建议开放劳动力市场、形成劳动力协调机制,以增强普通民众建设东亚共同体的愿望;建设国际大学,形成机制推进青年之间的多边文化交流。

  “东亚共同体是否真的能建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怀疑。我想说,建立东亚共同体是耗时持久的工作,要用渐进的方式进行建设。”崔春钦说,“很多人相信经济建设是建立共同体最重要的因素,但共同体要想持续发展,地缘关系和社会政策必须得到全面关注。从社会文化层面关注东亚区域合作正当其时。”

Copyright©2009-2022 xfwmw.com版权所有北京四维力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2466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1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