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乡风文明论坛
- 第十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幸...
- 第十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幸...
- 第十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我...
- 第十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我...
- 第十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温...
- 第十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青...
- 第十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南...
- 第十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吉...
- 第十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歌...
- 第十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大...
- 第十一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
- 第十一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
- 第十一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
- 第十一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
- 第十一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
- 第十一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
- 第十一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
- 第十一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
- 第十一届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
黄山市西递宏村:美好乡村的鲜活样本
从习书画到学二胡,庄志鹏的艺术求学之路,在黟县西递被传为佳话。
庄志鹏在西递村经营着一家学生美术学习基地,天天和学艺术的学生打交道,这位40多岁的农民渐渐对书画产生了兴趣,很快就能来上两笔。
村里成立京剧票友会,妻子成了票友。妇唱夫随,庄志鹏又开始练二胡,并师从村里的一位老票友。庄志鹏学二胡很有天分,很快村里的老师“教不了他了”。县文化馆又成了他每天必去的地方。而如今,每周他会开车带着妻子到市里学个两三次。
“总有一天,老庄还会到北京去拜师学艺。”村民们笑着打趣。
“近些年来,随着西递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村民们已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开始追求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式各样的文娱活动经常上演,村民们无不乐在其中。”西递镇党委书记程宏辉告诉我们,西递村精神文明之花盛开的背后是良好的经济基础,“像庄志鹏学艺术,仅路费就是笔不小的开销。”
“正是依托古民居保护利用,西递宏村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黟县县委书记洪建春如此总结。
2000年11月,“船形村”西递、“牛形村”宏村因“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面貌……展示了人与大自然和谐一体的人居环境”,而在世界上第一次作为民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递宏村,成为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
然而在此前的若干年里,这些徽商时代遗留下来的大量徽派建筑精品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有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没有能力上山砍柴,就把房子里许多部件当柴火烧。当时一栋古民居,就值三百斤萝卜!”村民胡柏华对古民居保护的前后历程存有最清晰的记忆。
“旅游”这个新名词改变了西递宏村的一切,古民居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倒转。看到村里办起的旅游公司有了收入,中外游客对粉墙黛瓦、徽州三雕赞叹不已……村民们意识到了这些当柴火烧的古民居的价值,开始了自觉的保护。
“要世世代代保护这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人郑重承诺,并始终用行动诠释着这份承诺,以表达对这块土地、这片建筑、这段历史的尊重和爱戴。
“我们每年会将门票收入的20%作为文物保护资金用于遗产保护。”程宏辉告诉记者,除强化资金保障外,还专门成立了西递遗产保护抢救小组,建立健全30余项保护利用规章制度,并从修订《村规民约》着手,探索了党员认领古民居保护、十户联防等有益作法。与西递一样,宏村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推进古民居保护利用工作的同时,成立民间保护协会,编制并实施了《黟县宏村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宏村古村落消防规划》、《宏村古水系保护规划》、《宏村古民居保护和修缮办法》,构筑起政府与民间联动的保护网络。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除此之外,三线地埋、白蚁防治、道路仿古、建筑改徽、古树名木复壮……一个个琐碎细致的环节,都是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管理的强有力举措。西递近年来就累计投入3.4亿元,实施了“遗产保护、业态升级、设施配套、交通优化、社区和谐、机制创新、管理加强”等七大系统建设。
今天,风光旖旎的西递、宏村正努力抒写一首山水田园诗。无论是恢复西递的后边溪湿地、建设宏村的南湖南岸湿地,还是实施污水处理、农业综合开发、庭院美化净化等环境治理项目,这些工作在维护古村落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延续文化遗产的生存命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实现更好的保护。”这是西递、宏村村民最深的感受。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西递、宏村大部分的农户从事旅游及相关服务业。
“倚栏凭窗就能看到田园春色、廊桥深巷,住在这样古色古香的民居中别有韵味。”在宏村南湖卿一位客栈,山东游客徐女士不禁啧啧赞叹。“卿一位”是宏村一处古民居的名字,汪青是房屋现在的主人。“将老房子按传统徽州人家的陈设布置改成客栈,很多游客都愿意到这里体验一回。”汪青说,今年春节黄金周,客栈营业额有1万多元。
活化古民居,富裕老百姓。通过科学合理的策划、设计、包装,注入文化、休闲、体验等因子,西递宏村一批散落、闲置的古民居,被成功打造成别具风情的古民居客栈、文化酒店、乡村会所、酒吧茶吧。差异化、市场化的保护利用之路将饱经沧桑的古民居推向了另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穿行于西递、宏村的古街窄巷,来往不绝的人流催生出各种业态的商业发展。说起旅游富民,作为地地道道的宏村人,汪德洪感受颇深:“以前出去打工,辛苦还挣不到钱。现在宏村旅游越来越红火,家门口的钱随便挣。”七年前,汪德洪意识到宏村旅游的广阔发展前景,决定放弃外出打工,在家里不仅开办了农家乐,还学习木雕技艺做起了徽州木雕生意。“游客多,钱好赚,又能照顾到家里。”汪德洪的幸福也感染着我们。
游客每年按30%以上的速度递增,如今,西递宏村以遗产地文化观光旅游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已经形成。做旅游事,吃旅游饭,2012年,西递村、宏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273元和12038元。
如火如荼的乡村旅游带动着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是旅游反哺村民的最好方式。”据介绍,西递、宏村每年都会从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公益性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线电视、新农合不用掏钱,小孩考上大学有奖励,60岁以上老人有补贴,每人每年还有几千块钱分红……”宏村村民汪灶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西递,你那浓荫掩映着人家,更兼那粉墙黛瓦写尽了,幽幽古意……”《吟西递》是西递人自创的一首歌曲。粉墙黛瓦,幽幽古意,不仅唱出了古村落风雨千年的历史遗韵,更唱出了村民们心中无限的眷恋和热爱。
物质生活日渐充裕的古村落居民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富足。
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京剧票友会、戏剧协会、书法协会、广场舞表演队,平时挥毫泼墨、自舞自演,节庆假日还“请进来、走出去”横向联谊。快乐人也有“烦恼事”。程宏辉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西递村搞文艺演出,大家都想上台表演。为了谁上谁不上让组织者非常纠结。“都说自己唱得好。有时会像小孩子那样‘拉帮结派’,分成好几支队伍。”程宏辉一脸的无奈。淳朴的村民们就是靠着这股互不服输的较真劲,把戏唱得越来越好了——他们登上了“中国十大魅力名镇”颁奖文艺晚会的舞台!
拥抱着田园风光,享受着多姿生活,沐浴着文明乡风,日子比蜜甜的古村落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西递宏村,正打造美好乡村的鲜活样本。 (袁玉灵 汪海燕 李学军 题图:宏村南湖 黟宣提供)